在黨的二十大勝利閉幕、全黨全國上下學習貫徹大會精神之際,歷經十余年建設的新成昆鐵路迎來重大節點:10月28日,在中鐵隧道局承建的全線最長、近22公里的小相嶺隧道內,隨著最后一對500米長鋼軌完成焊接,標志著新成昆鐵路全線鋪軌完成,正朝著年底通車的目標邁進。
9月28日當天,成昆鐵路公司在小相嶺隧道洞口舉行了新成昆鐵路軌道貫通儀式暨“最美成昆人”表彰大會,中鐵隧道局黨委書記、董事長于保林,總經濟師、副總經理朱建偉參加活動,小相嶺隧道項目經理羅先剛榮獲“最美成昆人”稱號。
新成昆鐵路是國家西部大開發重點工程,是“一帶一路”建設中連接南亞、東南亞國際貿易口岸的重要通道,并行于既有老成昆鐵路,全長約860公里,設計時速160公里。全線分段建設、分段開通,目前全線僅剩峨眉至冕寧段226公里尚未開通。這也是全線地形地質條件最復雜、建設難度最大的區段,橋隧比高達88.6%,其中隧道就有170公里,10公里以上長隧道有6座。
中鐵隧道局承建的新成昆鐵路小相嶺隧道地處峨眉至冕寧段區間,位于四川涼山州喜德縣和越西縣境內,全長21.775公里,是新成昆鐵路全線最長隧道,穿越10條斷層和2條褶曲,最大埋深1350米。隧道穿越橫斷山系東列山脈的大雪山和大、小涼山以及小相嶺等山嶺,區域內崇山峻嶺、溝壑縱橫,施工中面臨涌水、涌砂、塌方、活動斷裂、斷層破碎帶、軟巖大變形、巖爆和高地溫等眾多工程地質難點,給隧道施工建設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和挑戰。
為攻克新成昆鐵路小相嶺隧道施工難題,全面加強建設管理,成貴公司牽頭組織設計、施工、監理、咨詢單位30余名專家創建了“隧道建造技術創新工作室”。全力開展新成昆鐵路隧道建造技術攻關,通過對地質變化情況進行歸納總結,掌握變化趨勢和規律,尋找問題癥結,有序推進工程進度。
施工中,中鐵隧道局建設者凝聚弘揚“戰山斗水,無畏無悔;接續追光,忠誠擔當”的小相嶺精神,采取大型機械化配套,提高施工功效,通過快速打通平導,實現排水、泄水,極大提高了施工效率,確保隧道施工高質量推進。
隨著全線鋪軌的完成,新成昆鐵路的最后阻隔——峨眉至冕寧段年底通車的目標即將實現。峨眉至冕寧段開通后,將正式串聯起這條長865公里的新成昆鐵路。
新成昆鐵路全線通車后,運行時間將由現在的19個小時縮短到7個小時,對疏解老成昆鐵路運輸壓力、帶動沿線地方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;它還將與泛亞鐵路共同構成中緬、中越和中老國際鐵路通道,對加強我國與東南亞、南亞地區的貿易交流,促進中國-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具有重要作用。